校园文艺快讯

浙里听笛声——记“中国竹笛经典名曲赏析”讲座

发布时间:2018-06-04 来源: 编辑:yhj 浏览次数:558次

    6月1日晚7点,由浙江大学公共体育与艺术部主办、浙江大学学生笛箫协会协办的 “中国竹笛经典名曲赏析” 讲座在紫金港校区蒙民伟楼223成功举办。
    讲座邀请到了浙江音乐学院的竹笛讲师赵琦作为主讲嘉宾。赵琦,先后师从蒋国基,邓世晖,俞逊发等著名笛子演奏家,教育家。上海音乐学院竹笛艺术硕士,中国音乐家协会竹笛学会理事,排箫艺术研究会副秘书长。曾就职于上海民族乐团,现任浙江音乐学院国乐系竹笛专业教师。他曾多次获得国家级奖项,并多次与国内外音乐人合作,出版了多部音像资料,个人事迹被收录到《越中名人谱》。
    赵琦老师从距今八千多年的骨笛开始谈起,顺着时间线对笛子的历史进行了简单介绍。
    在介绍完笛子的相关知识后,赵琦老师对中国竹笛曲目的特色按流派做了举例说明。“不同于西方爵士乐,中国民族音乐更富有层次和变化。”北派曲风热情粗犷,代表人物有深受北方二人台影响的冯子存先生和取材于梆子戏的刘管乐先生;南派的代表人物是受江南丝竹和昆曲濡染的陆春龄先生与浙派笛子艺术创始人赵松庭先生。
    紧接着,赵琦老师通过对竹笛经典曲目中一些具有代表性片段的示范演奏和赏析讲解,让观众们对笛子演奏中的技巧和情感表达、以及二者之间的联系有了更直观的理解。赵老师高超的演奏和“声情并茂”的讲解引得现场掌声不断。赵老师通过冯先生的《喜相逢》和刘先生的《卖菜》中的片段对于北曲中的技法“花、吐、剁、滑”进行了讲解;南曲方面,赵老师挑选了由江先渭先生创作、俞逊发先生改编的《姑苏行》节选介绍了颤音及叠音的演奏,通过陆先生的《鹧鸪飞》选段重点介绍了打音的技巧。他还以赵先生的一曲《三五七》点出了南派的曲目中粗犷的一面,点出了南北流派虽各成风格,却也并不是固守着自身的风格。
    之后,赵老师还邀请了浙江大学的两位同学分别上台做了《三五七》和《牧民新歌》的演奏。他在表达了对两位同学的赞赏与鼓励的同时,也亲身示范、为他们指出了尚存的问题,让两位同学以及在场观众都受益匪浅。
    在讲座最后的观众提问环节中,针对观众的问题,赵琦老师提出了不少具有针对性且现实可行的建议,其中他强调了标准持笛姿势在演奏中的重要性。当问到初学者学习竹笛需要注意的地方时,赵老师强调了兴趣、坚持和循序渐进的重要性,他说,“音乐是需要时间的艺术”。赵老师还建议大家,在学习全新风格的曲目时,一定要通过多听,去感受乐曲中的情感。
    赵琦老师精彩的讲座,给所有观众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相信笛箫艺术能够在浙里绵延不息,展现出独属于它的光彩。

文/沈文韬、胡昕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