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报道

2014年全国高校体育部主任会议在我校举行,研究部署公共体育工作新任务

编辑:yyy 时间:2014年06月24日 访问次数:1811

6月20日至22日,由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的2014年全国高等学校体育部主任会议在浙江大学召开,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解读高校公共体育工作新动向。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鲍学军、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严建华、教育部体卫艺司体育处处长卢逊、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公体组组长孙麒麟、浙江省体卫艺处处长李建章等领导出席会议。来自全国96所高校的体育部主任、书记共139人参加了会议。
        21日上午8:30,会议正式开始。孙麒麟教授首先发言,他对大家的到来表示了欢迎和感谢,指出这是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深化体育教育改革,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创新发展,开创学校体育工作新局面而召开的近年来规模较大的一次本科院校的体育主任的会议。随后,严书记致欢迎辞,在强调了高校体育教育对学生生长成才的重要意义之余,他还对我校公共体育教育悠久的历史、蓬勃发展的现状以及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活动进行了相关介绍,严书记指出当代高等教育是全面培养人、造就人的教育,大学的学习,不仅是职业的单一训练,而是全面素质的培养,强健的体魄是人才培养的本质内涵,要将公共体育教育纳入提高教育质量的核心视野,并预祝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鲍厅长则以最近大热的世界杯为切入点,指出高校不仅要心动,更要行动,要积极推进教师职业技能的提高和体育工作机制的改革,还就浙江省的相关经验和举措进行了介绍和分享。王司长代表体卫艺司、教指委对会议的顺利举行表示了祝贺,指出此次会议是在全国学生运动会、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召开前夕和教育部出台相关文件的特殊背景下召开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他希望,能够通过此次会议,认真总结各高校的优秀经验,推广有价值的工作方法,进一步进行深化改革,促使高校体育工作迈入新的阶段和篇章。
        随后,王登峰司长就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深化本科院校公共体育教育改革与发展,大力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进行了专题报告。他表示,目前高校的体育工作既面临着挑战,也面临着难得的机遇。为破解高校体育难题,王司长从评价体系、保障条件和教学改革三方面提出了不少举措和建议,如把体育纳入学生综合评价体系,建立健全制度保障体系,因地制宜地进行学校教改等。此外,针对高校体育工作的具体问题以及高校体育工作中如何突出特色的问题,王司长也作出了进一步的指示。他期望,各高校能够根据自己的情况,认真谋划学校的体育工作,从而把大学生真正地培养成为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
        21日下午,各高校的体育主任代表还就体育工作的相关经验进行了分享。深圳大学的陈小蓉教授从深圳大学学生体育社团结构与功能、构建高校学生体育社团评价体系、保障学生和学生体育社团使用场馆三方面介绍了学生体育社团建设的相关经验;上海交通大学的毛丽娟教授从历史回顾、交大经验和改革探索三方面介绍了高校体育代表队建设与管理的相关经验;清华大学的刘波教授从基本理念、具体措施、问题与思考、展望四方面介绍了群体活动开展的相关经验;中国人民大学的李树旺教授则以首都四校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健康达人”展示活动为例,介绍了校园体育竞赛创新的相关经验。
        浙江大学吴叶海教授则从我校开展体育工作的支撑条件、改革思路、创新成果等方面,介绍了浙江大学公共体育教育的创新与实践。近年来,浙江大学通过体育课内外一体、会员制等教学模式的改革,以创新教学方式、选课形式、教学内容、考核评价、信息平台建设为抓手,贯彻落实“以赛促练、以测促练、运动干预、课外指导”为整体的群体活动计划,学生体育锻炼习惯逐渐养成,学生体育学习能力逐步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逐年提高。最后,教育部体卫艺司体育处处长卢逊对上述经验予以高度肯定,鼓励高校体育工作者坚定信念,让学生们不仅能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得到身体锻炼,更能进一步养成热爱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优秀经验的互通有无,让在座的主任、书记们开拓了思路,对下一步高校体育工作的改革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和引领作用。
        22日上午,与会人员分三个小组,从体育教学、课外群体、课余训练等方面就王司长报告及各院校经验交流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为进一步加强高校体育工作,大力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夯实了基础。
 






 

 

公共体育与艺术部
2014年6月23日